![]() 一种计算机用支撑架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用支撑架,属于支撑架技术领域。一种计算机用支撑架,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底面中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贯穿设有丝杆,所述丝杆前端贯穿空腔前壁延伸至外部并同轴固定连接有手轮转盘,所述丝杆外壁呈对称结构开设有两个外螺纹,所述丝杆外侧套设有两个螺纹套,所述螺纹套顶面固设有夹板,所述底座顶面中部开设有贯穿槽,所述夹板内壁中部通过对称设有的两个压缩弹簧固设有压板,两个所述夹板之间呈对称结构设有两个边板,所述边板外壁两侧对称铰接有两个连杆。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工作人员对计算机的固定便捷度,增强了对计算机的固定牢固度,实用性强。 公开号:CN214331960U 申请号:CN202022906286.3U 申请日:2020-12-07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李兴龙 申请人:李兴龙; IPC主号:F16M11-04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计算机用支撑架。 [n0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计算机慢慢进入人们的生活,为了更加方便的保存计算机,人们会使用到各式各样的计算机支撑架来对计算机进行保护。 [n0003] 经检索,公开号为CN206145058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用支撑架,通过把计算机主体放置到支架主体内,通过旋转摇把可以带动螺杆向计算机主体方向转动使得固定板可以固定大小不同的计算机主体,通过减震杆与滑块滑动连接以及稳固块与支撑杆滑动连接,加大了减震的效果。 [n0004] 现有装置仅能对计算机起到左右的限位,并且由于其减震结构的设置,该装置对计算机的限制并不牢靠,再者,该装置在对计算机进行固定时需要沿两侧同时摇动把手,较为的不便,若一边拧动过快则容易引起计算机固定时呈倾斜状态的问题,另外,计算机是非常精密的设备,故需要经常对其内部进行清尘,而该装置的拆卸方式也较为繁复,不利于检修效率的提高,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计算机用支撑架。 [n0005]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n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用支撑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n0007] 2.技术方案 [n0008] 一种计算机用支撑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面中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贯穿设有丝杆,所述丝杆前端贯穿空腔前壁延伸至外部并同轴固定连接有手轮转盘,所述丝杆外壁呈对称结构开设有两个外螺纹,所述丝杆外侧套设有两个螺纹套,所述螺纹套顶面固设有夹板,所述底座顶面中部开设有贯穿槽,所述夹板内壁中部通过对称设有的两个压缩弹簧固设有压板,两个所述夹板之间呈对称结构设有两个边板,所述边板外壁两侧对称铰接有两个连杆。 [n0009] 优选地,所述丝杆与空腔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螺纹套与外螺纹螺纹连接。 [n0010] 优选地,所述夹板为工字型结构,所述夹板上下内壁分别与底座顶面及空腔顶面滑动接触,所述夹板中部与贯穿槽滑动配合。 [n0011] 优选地,所述压板底面与底座顶面滑动接触。 [n0012] 优选地,所述边板底面与底座顶面滑动配合,两个所述连杆呈八字型结构设置,所述连杆外侧端与夹板内壁铰接。 [n0013] 3.有益效果 [n0014]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n0015] 1.本实用新型设有丝杆,在对计算机进行固定时,工作人员可先将计算机放置在底座顶面的中部位置,随后通过转动手轮转盘使得丝杆带动连杆螺纹套沿着外螺纹进行对向运动,在螺纹套的带动下夹板也会沿着贯穿槽向中部夹持住计算机的前后外壁,因夹板内壁通过两个压缩弹簧固设有压板,以此便可加大夹板对计算机前后外壁的挤压力,也可通过压缩弹簧的设置降低计算机运作时所产生的震动,提高了本装置对计算机纵向的固定牢固度。 [n0016] 2.本实用新型设有边板,在两个夹板向内侧方移动的同时,因两个连杆呈八字型结构设置,故此在夹板向中心靠拢时,连杆内侧端会沿着其两端铰接的方向将边板向中部推动,并使得边板内壁对计算机横向外壁起到挤压效果,如此一来便可使得本装置在对计算机进行纵向位置限定的同时也可对其横向位置进行固定,充分的保障了计算机可牢固的固定在本装置上,避免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滑落摔损的问题,且两个方向上的固定均可通过转动手轮转盘来同步实现,设计巧妙操作简便,极大的方便了工作人员对计算机的安装与拆卸,不仅可提高工作人员的安装效率,还便捷了后续对计算机的检修工作,实用性强。 [n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n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n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n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丝杆与螺纹套及夹板结构示意图。 [n0021] 图中标号说明:1、底座;2、空腔;3、丝杆;4、手轮转盘;5、外螺纹;6、螺纹套;7、夹板;8、贯穿槽;9、压缩弹簧;10、压板;11、边板;12、连杆。 [n002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n0023]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n002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n0025]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n0026] 一种计算机用支撑架,包括底座1,底座1底面中部开设有空腔2,空腔2内贯穿设有丝杆3,丝杆3前端贯穿空腔2前壁延伸至外部并同轴固定连接有手轮转盘4,丝杆3外壁呈对称结构开设有两个外螺纹5,丝杆3外侧套设有两个螺纹套6,螺纹套6顶面固设有夹板7,底座1顶面中部开设有贯穿槽8,夹板7内壁中部通过对称设有的两个压缩弹簧9固设有压板10,两个夹板7之间呈对称结构设有两个边板11,边板11外壁两侧对称铰接有两个连杆12。 [n0027] 具体的,丝杆3与空腔2内壁转动连接,螺纹套6与外螺纹5螺纹连接,随后通过转动手轮转盘4使得丝杆3带动连杆12螺纹套6沿着外螺纹5进行对向运动。 [n0028] 进一步的,夹板7为工字型结构,夹板7上下内壁分别与底座1顶面及空腔2顶面滑动接触,夹板7中部与贯穿槽8滑动配合,以此可对夹板7和螺纹套6实现限位,避免其随丝杆3转动。 [n0029] 更进一步的,压板10底面与底座1顶面滑动接触,以此便可加大夹板7对计算机前后外壁的挤压力,也可通过压缩弹簧9的设置降低计算机运作时所产生的震动,提高了本装置对计算机纵向的固定牢固度。 [n0030] 再进一步的,边板11底面与底座1顶面滑动配合,两个连杆12呈八字型结构设置,连杆12外侧端与夹板7内壁铰接,因两个连杆12呈八字型结构设置,故此在夹板7向中心靠拢时,连杆12内侧端会沿着其两端铰接的方向将边板11向中部推动,并使得边板11内壁对计算机横向外壁起到挤压效果,如此一来便可使得本装置在对计算机进行纵向位置限定的同时也可对其横向位置进行固定,充分的保障了计算机可牢固的固定在本装置上,避免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滑落摔损的问题,且两个方向上的固定均可通过转动手轮转盘4来同步实现,设计巧妙操作简便,极大的方便了工作人员对计算机的安装与拆卸,不仅可提高工作人员的安装效率,还便捷了后续对计算机的检修工作,实用性强。 [n0031] 工作原理:在对计算机进行固定时,工作人员可先将计算机放置在底座1顶面的中部位置,随后通过转动手轮转盘4使得丝杆3带动连杆12螺纹套6沿着外螺纹5进行对向运动,在螺纹套6的带动下夹板7也会沿着贯穿槽8向中部夹持住计算机的前后外壁,因夹板7内壁通过两个压缩弹簧9固设有压板10,以此便可加大夹板7对计算机前后外壁的挤压力,也可通过压缩弹簧9的设置降低计算机运作时所产生的震动,提高了本装置对计算机纵向的固定牢固度,在两个夹板7向内侧方移动的同时,因两个连杆12呈八字型结构设置,故此在夹板7向中心靠拢时,连杆12内侧端会沿着其两端铰接的方向将边板11向中部推动,并使得边板11内壁对计算机横向外壁起到挤压效果,如此一来便可使得本装置在对计算机进行纵向位置限定的同时也可对其横向位置进行固定,充分的保障了计算机可牢固的固定在本装置上,避免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滑落摔损的问题,且两个方向上的固定均可通过转动手轮转盘4来同步实现,设计巧妙操作简便,极大的方便了工作人员对计算机的安装与拆卸,不仅可提高工作人员的安装效率,还便捷了后续对计算机的检修工作,实用性强。 [n0032]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Claims (5) [0001] 1.一种计算机用支撑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面中部开设有空腔(2),所述空腔(2)内贯穿设有丝杆(3),所述丝杆(3)前端贯穿空腔(2)前壁延伸至外部并同轴固定连接有手轮转盘(4),所述丝杆(3)外壁呈对称结构开设有两个外螺纹(5),所述丝杆(3)外侧套设有两个螺纹套(6),所述螺纹套(6)顶面固设有夹板(7),所述底座(1)顶面中部开设有贯穿槽(8),所述夹板(7)内壁中部通过对称设有的两个压缩弹簧(9)固设有压板(10),两个所述夹板(7)之间呈对称结构设有两个边板(11),所述边板(11)外壁两侧对称铰接有两个连杆(12)。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3)与空腔(2)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螺纹套(6)与外螺纹(5)螺纹连接。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7)为工字型结构,所述夹板(7)上下内壁分别与底座(1)顶面及空腔(2)顶面滑动接触,所述夹板(7)中部与贯穿槽(8)滑动配合。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0)底面与底座(1)顶面滑动接触。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板(11)底面与底座(1)顶面滑动配合,两个所述连杆(12)呈八字型结构设置,所述连杆(12)外侧端与夹板(7)内壁铰接。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1960U|2021-10-01|一种计算机用支撑架 CN208543230U|2019-02-26|一种新型挡板条生产加工用夹持装置 CN207325278U|2018-05-08|一种便于维护的多层检验筛 CN209855876U|2019-12-27|一种汽车滤清器的拆装结构 CN207112306U|2018-03-16|一种稳固性强的显示器挂架 CN208929768U|2019-06-04|一种便于拆卸的旋转工装设备 CN209425684U|2019-09-24|一种混凝土试件振实装置 CN210967547U|2020-07-10|一种焊接设备用加工平台 CN212718870U|2021-03-16|一种机械减震支架 CN212671822U|2021-03-09|一种地质勘探防塌装置 CN212433485U|2021-01-29|一种光学透镜 CN214016915U|2021-08-24|一种新型仓储物流货架 CN212080708U|2020-12-04|一种机动车事故车评估全方位取样设备 CN212360626U|2021-01-15|一种设备用自动化控制箱体减震装配机构 CN208734352U|2019-04-12|一种隧道施工支撑装置 CN212614040U|2021-02-26|一种铁塔横担 CN212429629U|2021-01-29|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钢结构支架 CN209717490U|2019-12-03|一种可调节的胶合棱镜用夹具 CN214371054U|2021-10-08|一种磁悬浮冷媒冷凝机组 CN209766369U|2019-12-10|一种半导体封装中晶片粘接胶水的刮除结构 CN213562564U|2021-06-29|一种基于6代液晶线洁净机器人外部行走装置 CN211867725U|2020-11-06|一种计算机硬盘维修辅助装置 CN210209162U|2020-03-31|一种电池用便于更换的点焊机 CN213380298U|2021-06-08|一种cnc加工用凸轮固定箱 CN210519249U|2020-05-12|一种可编程大功率多路输出虚负荷数字电源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906286.3U|CN214331960U|2020-12-07|2020-12-07|一种计算机用支撑架|CN202022906286.3U| CN214331960U|2020-12-07|2020-12-07|一种计算机用支撑架|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